查看: 40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江号子的介绍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366

积分

版主

升级   1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39: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詠恆の垨堠 于 2014-6-30 23:06 编辑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上水号子又包括撑篙号子、扳桡号子、竖桅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等,下水号子又包括拖扛号子、开船号子、平水号子、二流橹号子、快二流橹号子、幺二三交接号子、见滩号子、闯滩号子、下滩号子等,因此形成数十种类别和数以千计曲目的川江水系音乐文化。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招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等。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重庆、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都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俗,无论在民间歌谣还是在杜甫、李白等文人的诗歌中都是久用不衰的题材。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和徒歌等特征。它的存在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文化历史价值。。随着机动铁船的普及,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在一些干流河湾和支流小河中运行,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加之传承断裂等因素,川江号子面临濒危困境。抢救、保护川江号子,让它在民众中代代相承,对于丰富、发展中国水系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水系音乐文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帖子来源——百度科(郭弟勇剪切)                                                                                   

)3{~]IF8$KE}7UGH`ALYIKU.jpg (71.75 KB, 下载次数: 204)

)3{~]IF8$KE}7UGH`ALYIKU.jpg

]`C@({]@{(5NG%MR1S8XA01.jpg (204.25 KB, 下载次数: 179)

]`C@({]@{(5NG%MR1S8XA0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丰盛古镇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丰盛古镇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丰盛古镇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丰盛古镇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管理员

升级   100%

沙发
发表于 2014-6-30 18:18:01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我看过表演。如果能贴上视频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366

积分

版主

升级   100%

板凳
发表于 2014-6-30 22:5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詠恆の垨堠 于 2014-6-30 23:08 编辑

视频已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366

积分

版主

升级   100%

地板
发表于 2014-6-30 23:07:24 |只看该作者
闲适清欢 发表于 2014-6-30 18:18
很不错的,我看过表演。如果能贴上视频就更好了!

视频我已上传,欢迎再次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官方新浪微博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站长QQ| 丰盛古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