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管理员

升级   1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9:45: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编者按】:2013年,梁子高先生先后到重庆各地古镇采风,去了28个古镇。其中也包括丰盛古镇。随后他便撰写了《走进重庆古镇》的专题片脚本。如今其DVD光盘也快出来了。现在我们阅读到的是有关丰盛古镇的专题脚本。
走进重庆古镇
——丰盛古镇
梁子高
    在云雾缭绕的大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镇。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色的山野之间,它那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正吸引着无数城里人参观造访,探秘寻幽。它就是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
    丰盛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北部,与涪陵区、南川区接壤,是一脚踏三县的交通要道,往返南川、涪陵、木洞、硌碛等地的必经之地。丰盛场镇建于宋代,兴于明清。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贸发达,十分繁华,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2002年4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重庆市二十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8年12月 ,又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走进古镇前,我们首先看见的是这一座座耸立在古镇内外的碉楼,据统计,目前丰盛镇保存完好的大小不一的碉楼一共有6处。由于过去这里是商品集散地,财富集中,大家富户比较多,因此常招来土匪抢劫。这些碉楼,旧是当地富商为防御盗贼而建造的。碉楼高在9-12米之间,土石结构,方形平面,逐层向上收缩,屋顶为青瓦硬山式四坡顶。碉楼设有观察孔和射击孔,里面储存着丰富的粮食和弹药,足够坚持几个月。现在,碉楼的墙体上,仍然可以见到上累累的弹痕,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动荡的岁月。(弹孔特写)
    现在,古镇依然保持着过去的风貌,由福寿街和十字街组成的“回字”型街巷,总长1000余米,宽2.5-3.5米不等,形成一个封闭型的空间。走在这里,你不用担心迷路,只要沿着街道向前走,定会回到出发的起点。街道两侧多为1-2层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和川东民居风格,古色古香。屋前的街沿比较宽,便于摆摊经商;房屋则是前店后院的结构,屋子的前面房间大多用来做店铺,后面住人或开设旅馆、做仓储。一些老宅多为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建筑,屋檐、窗棂、厅堂、门额上,都雕刻有镂空或浮雕的,花卉、鸟兽、龙凤图案,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
    用条石或不规则石材铺成的街道,看上去与普通的石板路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仔细观察,侧耳倾听,会发现街道下面隐藏着排水的暗沟。这个铜钱形的排水孔,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窨井盖,据说是明代修造的。别致的造型,表达了人们祈盼富足的心愿。
    走在古老的街道上,去享受这份珍贵的安静与闲适,让心情得到一次放松。欣赏古镇上的建筑,像是在阅读一部浩繁的历史长卷,古往今来,沧桑兴衰,民风民俗,全都凝固在一个个历史的遗迹之中。前人留下的遗产,每一处奇特的造型,每一样不同的风格,都会向我们传递一个历史的信息。。
    幽深的小巷,曾经藏着多少美丽的故事,墙上挂着的巨大筲箕,屋角摆放的箩筐、风车等农具,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痕迹。温润的四合院里,虽然没有了读书的童音,屋檐的滴水,却默默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醇厚和古朴。
    这栋建筑叫过街楼,是位于木洞场口的标志性建筑物,下层为人行过道,上层为寺庙,又称接龙寺。牌坊上的“菩提普润”四个大字,为明末大学士、兵部尚书王应能所题。

    穿过一处狭窄的小巷,便来到位于十字街的一品殿。它是清代, “刘氏”家族防御盗贼而建的宅邸。建筑组群为两进院落,中轴对称布置,空间灵活多变。传统民居与碉楼有机组合,民居采取穿斗木结构,碉楼为土石结构,。整体风格质朴,厅堂额为镂空深木雕,雕刻有建筑、动植物、祥瑞图案,生动活泼,做工精美。
    这处位于福寿街22号的清代建筑,叫做仁寿茶馆:是旧时袍哥组织商议事务、交流信息、解决纠纷、集会的场所。建筑群采用四合院落格局,在二楼设置私密性良好的雅间,是清代茶馆典型建筑布局方式。现在,人们照样沿袭了来这里打牌聊天的习惯,旧时袍哥、帮会组织的议事堂,变成了人们休闲的场所。
    街上有不少这样的茶馆,人们坐在这里品茶、聊天,打牌,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传统的川牌已经很少有人玩了,年轻人喜欢聚在机器麻将桌前玩上几圈,而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喜欢玩这种奇特的娃儿牌。娃儿牌一共有72张,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个字8张牌,分为红黑两种颜色,另加8张娃娃牌。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出牌的规则,但从老人轻松的神态,惬意的笑容中,我们已经读出他们对这种游戏的浓厚兴趣。
    离茶馆不远,是万年宫,旧时的寺庙只剩下空空的房屋,院墙上,还清晰地看得见当年修建万年宫所专门烧制的青砖,每一块青砖上,都带有万年宫的字样。(带有万年宫字样青砖的特写)。这种专门为建造万年宫烧制的青砖,历经百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万年宫前的空地上,一尊倒立的貔貅,样子显得有些古怪,对于摸了貔貅可以发财交好运的说法,人们似乎并不认可。大概人们很少来摸它,貔貅的表面显得粗糙,甚至经过百年风雨侵蚀,样子有些模糊。
    禹王宫,已经听不见晨钟暮鼓,大殿内的香火却依然旺盛,祈求福寿安康,这是人们不会改变的追求。大殿前的广场和戏台,现在是全镇举行集会和节庆的场所。禹王宫偏殿现在改做了铁匠铺,红红的炉火和叮当作响的打铁声音,告诉人们这里还有一处古老的手工作坊。虽然,打铁匠的产品不可能让他发家致富,但祖传的手艺他不愿割舍,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坚守,无怨无悔。

绿荫丛中的碉楼【闲适 编辑】
古镇一角【闲适 编辑】
花牙子【闲适 编辑】

重庆老街群来刘家大院【闲适 编辑】







往昔的十全堂【闲适 编辑】

    古镇人依然过着悠闲清静的生活,他们远离世间的纷扰,过得轻松,吃得清淡,也就是这种悠闲和清淡,成就了古镇长寿之乡的美誉。在福寿街曾有一个高4米的“寿”字,集中体现了居民对长寿的美好愿望。相传福寿街在建成之初较为冷清,后有一道士每日运来一桶石灰倾倒在禹王宫的山墙外,时隔不久,在山墙上出现了高约4米,繁体正楷的红色大寿字。自此,福寿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经专家考证,丰盛是著名的“长寿镇”,全镇2万多人口中,100岁以上的老寿星常年保持有3—4人,原市政协主席张文彬的母亲104岁,至今耳聪目明,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90多岁老人中,还有不少能挑肥、锄地、务农、经商;丰盛镇70岁以上老人1500余人,均超过“长寿之乡”和老年型国际标准。现年   岁的XXX原是新中国第一任丰盛乡的乡长,离休后,他完全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到城里颐养天年。儿女们也都在城里工作,曾多次劝说老人到城里居住,可他舍不得这里的乡亲,过惯了这种古朴淡雅的生活,现在,除了生活能完全自理外,还能做担水挑粪的活路,侍弄着自家的小菜园。
    古镇人的饮食结构也比较清淡,传统的石磨豆花,是人们的最爱。经营古镇豆花的老板,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推磨,才能满足乡亲们的需求。烟熏豆干,是古镇的特产,原材料精选颗粒饱满的优质黄豆,经过温水浸泡数、磨浆、过滤、烧浆、点卤、扮入椒盐等辅料,装箱、榨干、成形、上炉等工序,再用十多种本地香草柴禾烘熏3——5小时后制成。还有丁家油酥鸭子,也深受人们的欢迎。这里的食品,大都是本地生产的无公害食品,没有添加,没有污染,更不用担心瘦肉精、塑化剂。
    在古镇的上街,有一家餐馆名叫“乡下人家”。专门经营淳朴的乡下特色菜肴,所卖之酒也是有着“本镇茅台”之称的“烤烤酒”。该店场地虽不算很大,但物美价廉,生意火红,往来古镇的游客,常喜欢到这里点上几样当地的特色菜,品尝一下当地的烧酒。
    古镇最有名气的,当属一种神奇的石头,叫做紫云响石。古镇东边约500米外的一块叫紫云的山坡地,人们常在泥土里挖到一种黄色的石头,放在耳边摇一摇,会听见石头里面发出各种不一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时候,还能感到有水在里面荡漾,听到水在被摇晃时发出的声音,人们把这种神奇的石头叫做响石。响石中间是空心的,因石头的空心腹腔中含有石子、沙粒或液体而发出响声。含有石子而发声的,人们叫它石响石或干响石;含有液体而发声的,人们叫它水响石,这里出产的主要是石响石,水响石十分罕见。这种神奇的石头,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发现。据清代《巴县志》记载:“产响石,中含红子,摇之,声如玉沙”。响石形体各异,多呈椭圆型,最大的直径达半米,重约10公斤;小的只有鸽子蛋大小,10—20克重。可别小看这种不起眼的石头,它在自然界储藏极少,我国只在内蒙和新疆等地有零星发现,而丰盛镇却是大量出产,蕴藏相当丰富,当之无愧地享有中国最大的响石储藏地的美誉。响石作为观赏石中的奇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十分稀少珍贵,是赠送贵宾的上好礼物,被专家誉为“千金易得,一石难求”。
    如今。古镇的清幽,古镇的神秘,古镇人的长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同时也有利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丰盛古镇,将会像它的名字一样,变得更加充实和丰盛,引起更多的关注,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作家简介】:梁子高:笔名刘靖,男,汉族,1951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重庆出版集团原工会副主席。
代表作有:儿童朗诵作品选《祖国颂》(重庆大学出版社),《边疆,燃烧爱的土地》,《三天三夜讲不完的小学生故事》(四川少儿出版社),《棒棒军奇遇》,《中国抗日战争故事》(陕西未来出版社)。主要获奖作品:《山娃子》获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祖国颂》获首届重庆儿童文学奖。



温馨提示】:更多关于丰盛古镇的高清照片敬请点击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不得下载该网站文字资料和图片,并用作他用。本站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杨燮林】上传。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这里
温馨提示】本文最初发表于丰盛古镇论坛 丰盛古镇论坛随着丰盛古镇的开发脚步而诞生。挖掘丰盛历史文化,推进古镇旅游发展。欢迎大家来注册!欢迎大家来发帖!欢迎大家来拍砖!【注:"古镇文化"板块下面的子版块银杏树下真诚欢迎广大师生来发表习作,文学发烧友来发表作品。
丰盛古镇论坛--丰盛人的心灵家园。关注家乡发展,促进古镇开发。欢迎您坚持关注本站,尽力提供相关讯息,努力发帖。

来自群组: 丰中群主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丰盛古镇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丰盛古镇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丰盛古镇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丰盛古镇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官方新浪微博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站长QQ| 丰盛古镇网